第一百六十章 再入临安_大魏风华
百万小说网 > 大魏风华 > 第一百六十章 再入临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六十章 再入临安

  五月二十九,临安。

  连绵的战火在这座城池留下了明显的痕迹,自从一个月前被数千大魏骑兵冲进城内,生活在临安的百姓就一直提心吊胆,然而这种担忧很快就消失不见--因为真正的朝廷大军前几天便开拔到了城下,开始了正式的攻城。

  当然,就算没有大军压境,城内的混乱也不会停止,因为在那位佛主被凌迟之后,三位原本身在前线的天王便带着兵力迅速回返,开始抢夺起了那只有一个的位置。

  于是极为荒诞的情形在临安城内上演,以被焚毁的宫城为中心,三位天王各自占据了一部分城池,过万人的军队堆积在城池里,却不是同袍而是敌人,惨烈的厮杀在每一处街道上演,百姓们的生活几乎一瞬间就陷入了水深火热--因为总有那么些士卒不想着战功而是想抢一把。

  最为讽刺的是城内打成这样,那些天师的人皮还挂在城墙上没人管。

  然而还没有新的佛主踩着其他人的尸体登基,朝廷的大军就开拔到了临安城下,一路势如破竹的李易到得居然比正面攻城略地的赵轩还早,在赵轩还带着主力在前线与白莲教的大部分兵力对峙时,李易已经取道富阳,以不比上次慢多少的速度摸到了临安的城墙。

  大概是意识到如果临安被破,那么就算当上佛主最后也免不了亡命天涯,三位天王暂时放下成见开始了艰苦的守城,可临安如今人心惶惶,再加上之前的府库被顾怀让人一把火烧得精光,这座原本就身处两浙腹地城墙低矮的城池被破城仿佛只是时间问题。

  也就是到了这一秒,许多两浙的百姓,或者逃亡的白莲教徒才清晰地意识到,那个曾经祸乱江南,占据两浙全境的政权,也许真的要完蛋了。

  而就在攻城三日城门洞开的这一刻,离临安大概五十里的官道上,连绵的骑兵护着一辆马车,正在沉默地行军。

  “有两个天王逃了?”

  放下前线送来的战报,马车之中的顾怀揉了揉眉心,伸手掀起了车帘:“告诉李易,我不想看到活着的白莲教高层,临安城内暂时维持秩序就好,一定要追下去。”

  一位守候在马车旁的传令士卒领命而去,顾怀看着他的背影,又朝着赶车的魏老三说道:“加快速度,天黑之前进临安。”

  “好咧,大帅。”

  原本这个位置是王五的,但王五如今怎么也算是骑兵统领,之前剩下的两千骑兵,再加上后面分兵拨过来的三千骑兵,整整五千被这憨货带着在两浙地界厮杀,所以如今只能让魏老三来暂代亲卫统领。

  和上山就是土匪参军就是兵痞的王五不同,魏老三相比之下就是老实憨厚许多,办起事来也比王五细心,如果不出意外,回京时大概是会带着一起走--毕竟自从在京城那鬼地方遇到过张承那种神经病,身后有两个彪形大汉站着总是更有安全感的。

  放下车帘,顾怀继续审阅起军情文书,如今赵轩在和白莲教的剩余大军死磕,他这边的仗打起来就轻松了很多,无论是王五带兵巡弋地方,还是小股朝廷兵力攻略县城村镇,甚至于李易在前方攻城略地,都需要他这边来调度。

  虽然看起来只是告诉他们下一步该打哪儿,打下后怎样占领然后再去下一个地方这样轻松的活,但实际上远不是这么回事,因为涉及到粮草的调度,兵力的补充,乃至缴获的归属以及俘虏的处置都需要他过目,每一天送到中军的文书都能淹没桌案,从起床开始就得不停地对着地图思索,比起打仗好像更废力气。

  所以实在不是他摆架子,而是骑马的话就带不走这么多文书,总不能边骑边看?一辆马车加上亲卫骑兵,比起传统的中军大帐还有用许多。

  不过眼下这种日子似乎就要到头了,重新打到临安,就意味着两浙的平叛已经到了尾声,剩余一些角落里的残兵败将,收拾起来也就多花一点时间,连那些窝囊的地方将领都能把这活儿干完,而前方的李易已经攻破了临安的城门,所以接下来只要赵轩那边不搞出什么乐子,这件事就可以正式收尾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没把三位天王都堵死在临安城内,有点志气的那位倒是留在临安死战,剩下两个见事不可为就一起往余杭方向撤退,所以顾怀才决定加快速度进临安,接手临安的同时让李易继续带兵追下去,如果可以就把那两个最后的白莲教高层从钱塘赶下海喂鱼。

  赶往临安的路上依然不断有军情送过来,传令的骑兵在马车旁来来去去,车内很少发出声音,大部分时间顾怀都处理得很快,只是看上几眼便迅速写下军令传出马车,近一个月来的历练让他在大军团作战这方面越发得心应手,如果以前还只会带兵硬冲,那么现在他对于战争的把控无疑全面了许多。

  没有人生下来就会杀人,也没有人生下来就会打仗,一切都需要学,前者他学得不错,现在看来在后者上他也还算有些天分。

  一直到天色近晚,才看到城内处处火光的临安,而在城门旁,前方开道的亲卫骑兵看见了道旁密密麻麻的人群,立刻举拳示意警戒,握紧了手中的武器。

  “老朽是临安王氏的家主,前些日子顾将军入城时,老朽前去拜见过的,听闻顾将军又至临安,老朽特地出城迎接...可否让老朽面见一下顾将军?”

  几名亲卫有些为难,马车内传出了一道声音:“让他过来。”

  骑兵谨慎地检查过领头的几人身上并无武器,才让开一条道路,一位老者带着几人走到马车旁,恭敬行礼。

  “我记得你,”顾怀掀起车帘,“之前奔袭临安时,你们族人曾协助维持城内治安...有什么事?”

  “得蒙将军勇猛,三军用力,如今两浙收复在即,老朽为将军贺!不过那位李将军攻下临安后,捉拿了好些大族世家子弟,仅仅因为他们之前曾在白莲教匪动刀威逼之时有所协助...老朽想求将军网开一面,不必大肆株连,还请将军网开一面。”

  老者直起身子,非常诚恳:“临安繁华,世家大族众多,有许多子弟在朝中为官,还有许多朝廷退下来的官员,将军不妨结个善缘如何?面对刀兵,他们也是无奈...”

  态度已经摆得很低了,毕竟流水的官员铁打的世家,大魏开国百余年,地方大族的势力早已盘根错节,不管是朝廷掌控两浙还是白莲教造反,都会或多或少给这些世家大族一点面子,而且以如今临安的情况,战后人心很重要,老者的建议实在是很中肯。

  既表达了不大肆株连的态度,也卖了许多人一个面子,更是可能得到一笔不错的回报,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很划算。

  可那道车帘已经放了下来。

  “李易让你过来的?”

  “李将军只是说临安一切大小事务均由顾将军定夺...”

  “我知道了,”顾怀的声音很平静,“魏老三,走。”

  马车外的老者顿时怔住:“可将军...”

  “你找错了人,如果来的是二皇子,可能还会忌惮一下这些东西,可我不同,在我看来,人做了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因为如果可以不用代价就做坏事,那么大部分人都不会长记性。”

  “既然已经死了很多人,那么我不介意再多死几个,”他说,“现在,让开。”

  马车再次前行,车轮转动的声音里,只剩下老者留在原地,遍体生寒。

  作为白莲教建国后的国都,临安城内有多少人和白莲教有勾结?简直数都数不清,上次这位将军走得仓促,好些人都以为自己逃过了一劫,可现在这位把佛主凌迟的杀神又回来了!而且看他的态度,这次是一定要挨个清算?

  临安,要血流成河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w9.org。百万小说网手机版:https://m.bw9.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