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六章 拓土百里_明末:我劝家父做曹操
百万小说网 > 明末:我劝家父做曹操 > 第二二六章 拓土百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二六章 拓土百里

  蛮莫城的北边十里外的太平江边有一处坝子叫作野牛坝。

  思线逃到此处,身边只剩下不到百人,一路上他不断留下人阻击明军,不过这些人大都自己逃散。

  根本就没有人去阻挡明军。

  穿插营几乎每天都能够吃到肉,天天都要五公里越野跑,哪里是思线跟手下的土兵可比的。

  在野牛坝,李本忠终于追上了思线。

  刀盾兵将这些蛮莫参军团团围住。

  可怜的思线终究是没有逃回蛮莫。

  他其实也逃不回去了,因为李嗣兴此时已经拿下了蛮莫城。

  蛮莫城周围的地势开阔平坦,这里太平江与伊江交汇的三角洲地带。

  城池周长仅有三百丈,城墙已经残破,很多地方都是用圆木加固。

  此城还是当初明军帮助修建。

  划入缅甸后,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修缮。

  城有四门,西门外一里多路就是码头。

  李嗣兴从南朝北一路奔袭到城下。

  城内只有两百兵丁守卫。

  此时正值春耕,城外的农田中到处都是忙碌的农人。

  李嗣兴再次见到了一些穿着残破衣服的明人。

  他们原本的官服已经被当地人扒走。

  不过只是几天时间,他们的皮肤还没有变得跟农人一般粗糙。

  不过已经蓬头垢面,有些人的身上还带着伤痕。

  见到明军杀来,那些当地土人四处奔逃,他们却在原地喜极而泣。

  有些人甚至激动地直接跪在了稻田之中,向着明军的日月旗,还有那面李字认旗跪了下来。

  “任之兄,是大明军的军队啊!”

  一个身材瘦瘦高高的男子对身边的同伴说道。

  “是晋王的军队,看样子晋王没有败。”

  中等身材的男子说道。

  此人名叫梁思初,字任之,是永历朝廷的翰林院编修。

  说来奇怪,他是从繁华的江南文风圣地昆山跑到昆明参加的科举。

  这些西南的读书人自然比不过此人。因此这个梁思初一举高中永历十年的状元。

  “任之兄何以见得?前面马首辅不是说晋王大败,不知所踪吗?难道这话还能乱说?”

  “哼,马吉翔这个人还有底线吗?如若不是为了圣上安危,在下也不会随驾。”

  这二人都是年轻的文官,被思线留在自家做奴隶,那些老弱的才分到偏远的寨子中。

  这个梁思初倒是随遇而安,没有抗争,因此吃的苦头最少。

  “唉!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他们选择跟着永历保驾护航,可是皇帝陛下一句话没说就将就他们给抛弃了。

  堂堂大明的文官竟然在这边荒之地,给土人做奴隶。

  大明的藩王成了人家的男仆,自大明成立以来何曾有这样的事情。

  亡国之相,尽显无疑。

  梁思初的心原本已经凉了,还不如回昆山耕读,了此残生。

  不过今天他看到了这队明军,似乎又让他找到了目标。

  也许只有晋王这样的军事强人才能够拯救大明吧。

  虽然最后大明不一定是大明,但终究还是汉人自己当家。

  梁思初一眼就能够看出这些明军并非败军。

  因为这支军队的纪律。

  他们直接杀向城池,根本没有人在意两边干活的农人,要知道农田中还有很多耕牛。

  在这个时代耕牛可是非常值钱的。

  能够做到令行禁止,已经算是强军了。

  一支败兵显然做不到如此。

  当李嗣兴带兵赶到城下的时候,城门前挤满出城干活的农人。

  他也没有让人射杀这些人。他们都是土司家的农奴或者佃农,是可以团结的对象。

  可是此时城门已经关上。

  不过城头上的守军并不多。

  这一点,李嗣兴早有预料。

  他让队伍中刚刚装备的一百名燧发枪手轮番对着城头上射击。

  压得城头上不多的弓弩手抬不起头。

  这些火枪手都是谢健训练出来的新手,但是他们用了新产的燧发枪还是能够打出每分钟两发的速度。

  “砰砰砰……”在接连不断的枪声中,几名刀盾兵举着重盾快速地靠近城门,将早已准备好的大号炸药包抵在城门上点燃。

  “轰”的一声,城门炸开。

  明军一拥而入。

  李嗣兴只用了两柱香的时间就攻破了蛮莫城。

  说实话,用四千军队去攻打蛮莫确实有些大材小用。

  历史上,李定国失败之后,明军就曾经好几次攻下这里,然后打到阿瓦城下。

  那时候的明军已经成了一支流亡的军队。

  李嗣兴进城之后,严格约束军队,对城内的普通百姓秋毫无犯。

  在控制了土司府邸之后,李嗣兴抄出了五千多石粮食,还有大量的金银、宝石。

  这个思线控制着通向西南的茶马贸易通道,平时没少搜刮财富。

  加上蛮莫本就是富饶之地,粮食产量丰富。

  李嗣兴从土司府中征募了两个小吏,让腾越营的军士押着他们去贴安民的告示。

  思线的土地按照惯例全部分给农人耕种。不过土地归官府所有,分地的百姓要出丁服劳役,或者是参军。

  即使这样,已经足够让这些土人高兴。

  因为赶着春耕,李嗣兴身边没有文官,因此直接让这些被抓做奴隶的行营文官出来主持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工作。

  谢健驻守在老官屯,那里是一处河边高地。

  最适合布置防守。俘虏的土兵,还有那些被抓捕的土司贵族,现在都被李嗣兴送过去作为苦力修建堡垒。

  此时已经进入雨季了,刚刚还是晴天大太阳,一阵轰隆隆的雷声响过之后,就是一阵瓢泼的大雨。

  稻田中根本就不需要浇水。

  为什么南方热带地区的人普遍懒惰,很多事情,老天爷都帮他们做好了。

  这么好的地方就应该交给勤劳的汉人来开发。

  谢健暂时驻守在老官屯,指挥那些俘虏修筑堡垒。

  到处都是泥水,只能用圆木和石头修筑。

  好在有大象帮忙,巨大的圆木被大象从林子拖拽出来,苦力再将其深深地埋入土中。

  将圆木并列埋成两排,中间填上沙石。

  李嗣兴的水泥工坊现在产量有限,只够用来为前线修桥使用。

  在土司府中,李嗣兴查到了府衙中保存的一些文书。

  其中还有一部分是万历年间大明朝廷发下来的文书。

  整个蛮莫宣抚司,南北长四百里,共有大小寨子三十余座,户一万五千,口十万余。

  相比于中原地区人口是少了点。但是这里的交通便利,而且可开垦的土地众多。

  李嗣兴暂时将土地的种植权分给当地土人,这样能够迅速稳定民生。

  要不然这些土人躲到丛林里成了反抗军,岂不是影响他种田发展?

  不过接下来,他还是会迁移更多人口到这里来的。

  占领蛮莫,李嗣兴也相当于给大明拓土百里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w9.org。百万小说网手机版:https://m.bw9.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